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学校新闻

【礼敬传统文化】花好月圆话中秋

阅读次数:1065创建部门:宣传部发布时间:2018-09-25

  “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如约而至。天上月圆,人间团圆,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寄托了古今中华儿女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在这一天,人们赏月、吃月饼、饮桂花酒,品味古人之情思,赓续传统之韵味。

   【中秋节简介】

  中秋节又称“月夕”、“仲秋节”、“八月节”、“追月节”、“拜月节”、“团圆节”等,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中秋节的命名来源于中国的农历。古时,我国将一年分为四季,每一季度的三个月依次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农历的七八九月为秋季,故农历八月常以“仲秋”称之。而古时“仲”与“中”互通,八月十五日又处于仲秋之中,因此称中秋。

   【中秋节起源】

  根据史籍记载,“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中。魏晋时期,有记载“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可见,这时人们已在中秋时节有了一些民俗活动。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历来有着众多广为流传的传说,如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玉兔捣药、元末起义等等。其中,妇孺皆知的神话传说便是嫦娥奔月的故事。中秋节最核心的起源要素,是从上古时代就有的月神信仰衍变而来的敬月习俗,以及流传几千年的祭月之风。在古人看来,月亮是仅次于太阳的神灵,一直是人们重要的崇拜对象。自周朝起,中国就有祭月仪式,且祭月的习俗绵延不绝,现在北京的月坛即为明清帝王祭月的场所。中秋节际上是华夏民族的“祭月之节”,包含着先民古老的天地人和哲学思考,以及华夏子孙生生不息的信仰。

   【中秋节情怀】

  作为传统佳节,中秋节有着丰富的传统习俗和民族文化。节日当天,人们最主要的习俗就是赏月和吃月饼。月到中秋分外明,自古我国就有中秋节赏月的习俗,而月饼代表团圆和美满,不论贫富老幼都要中秋品尝月饼。除此之外,不同地区和民族还有其他各种习俗,如拜月、赏桂花、饮桂花酒、观潮、燃灯、玩兔儿爷等。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作为文化基因的纽带,中秋承载着深厚的故乡情、家国情。每到中秋,总有一些远方的亲人,哪怕路途遥远、长途跋涉,也不辞劳苦返回家乡,只为团团圆圆,感受家的温暖;每到中秋,即便远在他乡异域、分散在天涯海角,海内外中华儿女面对共同的皓月,都会产生心灵共鸣,同声祝愿祖国昌盛美好。遥望明月共此时,欢度佳节同相知,中秋不单单是一个节日,更凝聚着中华儿女的心,熔铸着中华儿女的魂。

赏月吃月饼
赏月吃月饼
赏桂花燃火
赏桂花燃火

   【中秋节诗词】

  中秋节是一个充满诗意的节日,古往今来关于中秋的诗词不计其数,无数文人骚客在中秋节留下了千古名篇,给中秋节赋予了或唯美浪漫,或感伤思乡的色彩,下面让我们一同品味下古人的中秋情怀。


张九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杜甫 《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王建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晏殊 《中秋月》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苏轼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部分文字资料引自人民网、光明网、《农民日报》等媒体


(侯东晓、冯康/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