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学校新闻    正文

【抗疫守“沪”】倾心呵护 与爱同行 我校一附院把方舱变成温暖的家

时间:2022-04-13 来源: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 阅读次数:

      连日来,我校一附院援沪医疗队在院区负责人凌江文带领下,日夜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众志成城,同心守“沪”,用赤诚和大爱托起“生命方舟”。全体医疗队员把初心写在医护岗位的坚守中,把使命凝结在抗击疫情的力量中,把真心付诸于对患者的关爱中。这里有大爱、有温暖、有感动……一幕幕画面温情定格于方舱。

温馨服务,治愈系粘贴人文关怀

      医疗队按照安徽方舱医护工作“分级分类、照护抚慰、重点监测、对症治疗”的总体思路,坚持中西医并重,注重改善患者住舱感受。临床以支持对症治疗为主,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对症处理。对合并基础疾病患者,给予调整机体免疫、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脏器功能等治疗。对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重点关注,辅以心理慰藉和人文关怀。实行医师“固定岗”+“流动岗”工作模式,建立完善查房、会诊、应急处置、综合协调机制,全力护佑患者生命安全。

    推行“10=1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护士每天分6个班次进舱,每班次10名护士,其中组长1名、主班1名,其他8名护士对八个区域患者实行责任包干。责任护士根据患者分级,实施精准照护,及时给予心理疏导,通过“共话”“共情”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情绪。院感组规范“三区”划分,严格消杀防护,全力筑牢感控防线。

方舱医院医疗、护理

医患同心,方舱化身暖心的家

      自4月7日正式开舱,短短数日,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方舱院区即处于满舱运行状态。在众多患者中,有脑梗偏瘫的老人,有骨折术后钢钉未拔的患者,有脚掌受伤走路困难的建筑工人,还有外籍人士。如何让患者在方舱找到家的温暖,以最好的心理和健康状态共克时艰,牵挂着每一名医疗队员的心。

      除了做好医疗、护理工作外,医疗队积极为患者提供康复指导、营养补充等服务。队员们将自己的沐浴露、洗发水、洗衣液等分送给急需的患者使用。为回族同胞单独烹制饮食,送去面食等爱心餐。舱内有6位小朋友,为了给孩子们增加营养,队员们把自己的苹果、酸奶、零食等送给他们。同时,医疗队在舱内设置了便民区,摆放食品、生活用品,供患者自取,让他们在方舱内吃好、睡好、调理好。

设置便民区(一)

设置便民区(二)

      因为收治人数多,就餐、医疗配送压力较大,医疗队“大白”们就化身志愿者,穿越各个区域搬运药品、食品,配送到每位患者床头。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一轮班下来,他们早已汗流浃背、双手起皱,但所有人都说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方舱配送(一)

方舱配送(二)

      4月7日,方舱院区收治了一对外籍夫妻,医疗队员主动用英语与他们交流,沟通隔离观察注意事项,定期送去蔬菜、水果等食物。呼吸内科陈兴无主任等专家,多次来到床边,给予健康指导。康复出舱之际,他们用中文“谢谢”向医疗队表示了衷心感谢。

外籍人士康复

      方舱是抗疫的战场,更是患者温暖的家。当亲人不在身边的时候,我们就是彼此最亲的人。一附院援沪医疗队将深入践行伟大抗疫精神和崇高职业精神,在战疫一线践行医者初心使命,用每一次全力拼搏,每一缕暖心光亮,守护好充满爱与希望的“生命方舟”。

援沪医疗队

童小梨/文  胡迪、龙乐乐等/摄  朱普庆、侯东晓/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