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上午,校党委书记章尧赴马克思主义学院现场办公,调研指导思政课建设。办公室、宣传部、国资处、后勤处、网络信息科等相关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秘书和各教研室主任参加会议。
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军围绕学院办公场所搬迁、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直属党支部建设等作了详细汇报。章尧认真听取发言并不时提问,重点围绕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建设面临的问题进行讨论和指导,并提出切实的解决建议和举措。各职能部门结合工作实际现场回应,会议务实高效。
会议现场
章尧在总结发言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着全校的思政课教学科研工作,是筑牢意识形态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任务特殊、责任重大。学校高度重视和支持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发展,在办公场所、软硬件等各方面为其提供充分的保障,希望思政课教师不负期待,在筑牢主阵地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针对学院未来发展,章尧强调,一是做好顶层设计,把思政课作为重点课程、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点学科、把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重点学院擎画蓝图,在此基础上查找短板、梳理优势,一步一个脚印突破瓶颈;二是抓好学科建设,做好学科规划,谋划好学科布局,着眼于质量提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步骤,为未来申报硕士点打下坚实基础;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学科带头人和青年教师的培养,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做好服务工作,为教师干事创业搭建良好平台,以感情留人、事业留人,藉此加强师资力量,改善队伍结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四是加强阵地建设,要将习近平总书记的“3.18”讲话落到实处,强化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体现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让更多大学生切身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和优越性,不断增强获得感、使命感与责任感;五是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融合,把“三全育人”落到实处。充分挖掘各门专业课中的思政育人元素,培养大学生内在素质与品行,使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各守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最终促进学校“大思政”工作格局的形成;六是以党建引领事业发展,高标准、严要求,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探索“党建+教研活动”、“党建+学科优势”、“党建+专业特色”的新型工作模式,并在其中更好地发挥把方向、聚力量、促发展的作用,确保及时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贯穿融入到思政课教学之中。
(郭玉琼/文、摄 王军、侯东晓/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