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下午,二附院在行政楼三楼会议室召开临床学院本科教学课程改革研讨会。会议邀请学校教务处副处长赵劲松副教授、药学院汪五三教授,弋矶山医院童九翠和姚凯主任,以及学校教研科科长王亚娟来院指导。二附院院长陈斌、副院长胡宏伟,部分教研室负责人及学生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二附院科教科科长贺常萍主持。
贺常萍首先介绍了二附院临床学院教学情况,指出自2002年成立临床学院以来,独立承担学校本科临床专业学生理论授课;划转成为学校直属附院后,更得到学校及一附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教学的规范性和主体责任进一步提升。2014年开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摸索出临床学院的规范管理模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为更好推动教学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请各位专家建言献策。
与会各位专家就教学改革提出意见建议。姚凯对二附院提出的教改方案给予认可,建议充分发挥临床学院的优势,尝试以器官、系统为基础安排课程,内科、外科、医学影像等学科教师集中讨论、集体备课、分组授课;以某个系统疾病为临床案例,安排学生临床见习,理论结合实践,使学生能够更好、更全面地掌握该系统疾病。童九翠提出教学相长,本科教学课程改革必须要开展,但要按计划一步一步落实,实践课一定要落到实处,课程改革也要遵循教学内容;对于教学内容可以横向或者纵向划分,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也能保证教学改革坚持下去。赵劲松对二附院临床学院的教学工作及本科生导师制表示肯定,他认为以器官或系统安排授课,可以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但需要对授课过程进行较大调整,考虑到实施可持续性,建议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教学方式,把导师制融入到临床学院教改中,有目的对教师进行培训,逐步尝试探索适合临床学院的教学改革。
会上,学生代表也分别从当前医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及未来发展出发,提出自己对教学改革的看法,充分肯定本科生导师制带给他们更多的临床实践机会,感谢老师所做的努力。
陈斌总结讲话。他首先感谢各位专家及学生对本科教学课程改革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指出二附院一直致力于探索教学模式改革,目的就是为了促进临床学院见习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提高学生的技能操作能力,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及科研意识培养。二附院实施临床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充分发挥导师带教作用,虽然取得一些成效,但还远远不够。作为大学附属医院,我们必须认真做好教学工作,建立教学工作制度,定期召开教学会议,听取老师、学生的意见,统一思想,解决问题,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及综合素质。为此,二附院将着力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一是开展小班教学。以实践教学为基础,推进教学改革,安排学生观摩门诊、参加查房;二是安排床旁教学。制定旁边教学方案,组建旁边教学团队,让学生不仅能够学到临床知识,还能感受到人文关怀;三是加强学生临床技能培训。提高学生临床技能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临床综合思维;四是开展PBL。组织不同专业教师编写临床案例,加强PBL师资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扎实开展临床学院教学改革,二附院的教学工作将会再上新台阶。
会议现场
(王登纪/供稿 侯东晓/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