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学校60周年校庆学术活动计划安排,5月11日下午,由校庆办、科研处、医学信息学院联合主办的学术论坛之专题报告在图书馆三楼学术报告厅举行。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琦应邀作题为“基于人工智能的生物和药物小分子设计及功能研究”的报告,药学院和医学信息学院350多名师生聆听了报告。报告会由医学信息学院副院长叶明全主持。
报告会现场
刘琦教授分别从协同过滤、半监督学习、多视图学习、多任务学习和迁移学习、深度学习等五个方面,介绍了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生物和药物小分子设计及功能研究领域的若干案例。结合自己负责的生物医药大数据挖掘课题组目前所关注的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药物活性及毒性评价、基于人工智能和多组学融合的新老药用及组合用药、基于人工智能的新抗原预测及疫苗研发、基于人工智能的肿瘤免疫治疗效果评估等,对未来基于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药物研发的若干方向进行了总结、展望和思考,强调了人工智能和生命科学等学科交叉研究的重要性。此次报告加深了学生对“互联网+生物医药”中人工智能与生物医药交叉研究领域的了解,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生物信息学及药物信息学的认识。
报告结束后,刘琦教授应邀到我校健康大数据挖掘与应用研究中心与骨干青年教师进行面对面学术交流,共商在人工智能、生物信息学和医学信息学等方向进行深度合作,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刘琦,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人工智能方向博士后,先后入选上海市科技启明星人才、上海市浦江人才,获2017年第七届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信息学及药物信息学,致力于应用不断发展的大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来分析高通量生物数据及药物数据,进行生物问题机制的解释,以及进行更加精准、有效以及个体化的in-silico药物设计。
(章蕾/文 丁鑫/摄 朱再满、侯东晓/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