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学校新闻    正文

【院长话发展】检验学院文育锋:彰显校院办学特色 开启检验发展华章

时间:2017-12-29 来源:宣传部 阅读次数:


    在全国上下掀起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高潮之际,检验学院作为新建学院坚持以校第八次党代会目标为指引,牢牢把握时代脉搏,根据检验医学发展新态势,秉承“笃学、精艺、检真、验实”的院训,坚持“重质量、强内涵、求创新”,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促进学院的快速发展,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卓越检验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特色化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
    一、继承优良传统
    (一)独特的办学文化与底蕴
    皖南医学院早在1980年就开设医学检验大专班,是安徽省最早办医学检验专业的高校。此后,由于历史原因停招,直至2012年医学检验技术、2014年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开始招生,专业挂靠学院虽几经变迁,但皖医老一代和新生代检验人一直坚持育人为本,科教兴院理念,秉承“笃学、精艺、检真、验实”精神,兢兢业业工作在教学科研究第一线,在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方面为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二)创新性的校院合作办学模式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前期由学校完成,后期专业课程的临床教学除学校少量教师外,主要依托两所附属医院检验科临床教学团队来完成,并且附属医院教师参与学院教学管理和低年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这种培养模式为促进校本部和附属医院临床教师之间教学与科研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三)扎实的学科和专业建设基础
    学院目前拥有《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16年),《临床基础检验学》校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015年),检验诊断学为校级第三批重点扶持学科。经过历史积淀和近年“两计划一专项”的建设,临床检验诊断学、病媒生物检验与检疫学已分别成为学院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并带动其他学科的发展,形成校院联合、专业融合特色发展模式。
    二、正视不足与短板
   
学院于2017年独立建院,两个专业尽管本质上都是检验,但由于涉及的对象不同,专业思维差异明显;此外,对于四年制“医学技术类”人才培养方向,院内上下共识度有待提高。由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力量主要在第一附属医院,校院结合的专业凝聚力和人才队伍的合力有待提高;师资队伍机构不尽合理、学科带头人缺乏、学科建设水平不高。
    三、发挥校院办学优势,大力推进三个“融合”,实施十大工程
    新学院、新气象,尽管绝大多数工作从零开始和重重困难,但检验学院全体教职工能正视不足与短板,转变思想观念,不等不靠,团结一心,以昂扬的斗志,在未来3-5年内大力推进三个融合发展、开启十大工程建设,把检验学院做精做强。
    (一)推进三个“融合”发展,夯实学院发展基础
    1、实现医学检验技术与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优势互补,融合发展。尽管两个专业面临的对象不同,但都是以基础医学为基础,在统分结合的思路下,实现以检验医学为纽带,不仅可以最大程度的实现对内资源共享、相互支撑、优势互补,还可以实现对外链接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为专业和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方向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2、专业前期和后期课程整合,实现对接无缝融合发展。两个专业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三大一级学科,对专业前后期课程资源的整合提出巨大挑战,学院根据人才培养模式定位,结合学科优势,把技能培训与比赛、创新训练与开放实验室、低年级“双创导师”与实习“双导师制”等纳入学生全周期的培养过程中,以特种医学检测、病媒生物检验检疫为特色,整合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理论与实验课程,实现无缝对接,着力培养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有创新精神的检验人才。
    3、实现学院与附属医院师资共建教学和科技创新团队,实现师资队伍融合发展。凝聚校院合力,创新办学模式,推动学院快速发展。
    (二)十大工程体系建设,助推学院事业腾飞
    1、以审核评估为契机,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2018年,学校将迎来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学院将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完成审核评估各项材料的准备,进一步规范教研室档案建设,规范教学运行管理。
    2、以优化整合实验室资源为抓手,建立实验教学平台体系。优化整合实验室资源,进行功能化、模块化改造,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开放与共享建设,为未来创建省级乃至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建设奠定基础。
    3、以特种医学检验中心、公共卫生与检测中心建设为抓手,建立特色化发展的科研和社会服务创新平台体系。2018年将大力推进平台体系建设的论证、规划工作,成立相关工作组,制定具体建设方案。
    4、以双创导师为抓手,建立创新与综合素质培养体系。深入开展“双创导师”制,实施本科生创新训练,制定实验室开放制度,将本科生创新训练与实验室开放结合,建立创新与综合素质培养体系,促进本科生实践技能和创新素质的提高。
    5、以技能大赛为抓手,建立检验技能培训和考核体系。制定技能培训方案,把技能培训工作融入日常实验教学中,并以集训的形式加以强化,做到“普检人人优,特检人人有”;举办检验学院第一届医学检验技能大赛,以检验技能培训效果并促进以赛促教、以赛促培的目的。
    6、以教研室(实验中心)调整为契机,建立“校院”人才、教学、科研融合发展体系。以学科和教学科研团队建设为主线,对学院人才库进行梳理,进行人员组合与搭配,以优势、特色学科带动其他学科,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组建若干教学科研团队,形成相互支持、良性竞争的融合发展模式。
    7、以团队建设为抓手,建立人才引进与培养系统工程。人才团队是学院做精做强的决定性因素,除注重青年教师导师制培养、外出访学与进修、攻读学位外,还要主动出击,筑巢引风,引进急需的学科带头人或团队短板专业人才,并建立可持续的人才引进与培养系统工程。
    8、以推动对外合作和社会服务工作为抓手,建立对外合作与社会服务体系。落实与安徽达健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皖南医学院达健精准医学检验实验室”协议;进一步推动与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签订战略合作;积极推动“农校对接”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项目建设;探索学校与第三方检测、企事业单位、实践教学基地等人才交流、培训、社会服务、产学研合作等合作机制。
    9、以硕士学位点评估为契机,推进医学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建设工程。学院将在未来建设中按照医学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建设要求,在学科和专业建设、科研与教学、人才储备以及成果方面补短板,等补缺补差,做好学位点申报准备。
    10、以提升就业率和质量为抓手,建立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2018年是卫生检验与检疫第一届毕业和医学检验技术就业质量提升关键的一年,学院将围绕就业工作全面实施一揽子计划,做到全面、系统、精准就业指导和服务,争取年终就业率超过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