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学校新闻    正文

【书记谈思政】朱丹:思政工作要找准着力点 增强师生获得感

时间:2017-06-30 来源:宣传部 阅读次数:

公共卫生学院党委书记 朱丹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于2016年12月7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习近平的讲话既有深邃的思想内涵、宽广的政治视野,更有强烈的历史担当和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是指导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对于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公共卫生学院党委把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重要政治任务,坚持做到带头示范学、全面部署普遍学、围绕主题深入学、灵活方式创新学、突出重点延伸学。
    一、深研细学明要义,立德树人勇担当。
    公共卫生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师生思想政治工作,做到系统学习认清理论全貌,深刻领悟吃透内在逻辑,研机析理掌握科学方法。
    1.高举伟大旗帜,坚定理想信念“主心骨”。伟大的旗帜指引伟大的事业。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主义譬如一面旗帜,旗帜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我们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举旗铸魂摆在首要位置,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灵魂和主心骨,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就没有一切。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从思想深处解决好青年学生的信仰信念问题,真正把理想信念教育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
    2.突出三全育人,奏响同向同力“主旋律”。立德方能致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立德树人是高校安身立命之本,必须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努力实现全程、全员、全方位“三全”育人的大思政工作格局。
    全面育人方能成人。高校思政课要努力提升亲和力和针对性,努力发挥“领舞”作用,专业课要挖掘出更多精神养料和育人资源,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共舞共振,形成协同效应,促进思想政治工作“腰杆”挺起来、“底气”硬起来。真正做到秉持育人的情怀与使命,躬于修身,勤于耕耘,勇于探索,精于引领,善于解惑,乐于服务,努力推进思政育人工作全程化、全员化、全面化。
    3.科学管网用网,守住虚拟空间“主阵地”。改革者新,创新者强。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以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为依托的计算机网络信息迅速发展,网络化生活已成为青年学生的常态。可以说,现在高校学生大多是“95后”,是沐浴在改革开放春风、成长在网络时代的一代。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在很大程度上因“网”而生、因“网”而兴、因“网”而增,网络化已经对青年学生的思想行为带来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影响。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迫在眉睫,既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历史的召唤。
    立时代潮头,发思想先声。在目前青年学生无人不网、无处不网、无时不网的状态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有可为更要大有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善于掌握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主动权、管理权、话语权,把要讲的道理情理、现实事实,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易于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把网上舆论引导和网下思想教育结合起来,真正做到既会“键对键”又能“面对面”。
    4.注重真暖人心,打好思政工作“主动仗”。“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暖人心者,莫过于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育人如育苗,和风细雨崔苗壮。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遵循大水漫灌与精准滴灌相结合的原则,“不撒胡椒面”,要学会倾听学生心语,走进学生心田,关注学生成长,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真正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教以爱为源,师以德为本。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努力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打好思政工作“主动仗”,让思想政治工作多点味道,切实增强青年学生获得感。
    二、点面结合促落实,润物无声重成效。
   
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长。公共卫生学院党委积极做到吃准方向、抓住重点、谋准规划、定准措施,始终坚持在“五个着力点”上下功夫,实现认识向高处提领,学习向信仰扎根,工作向纵深推进。
    1.加强组织领导,在健全机制上下功夫。根据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学校党委工作部署和要求,学院成立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院长(副书记)任组长,支部书记和专职辅导员担任成员,负责全院思想政治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学校《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制定了《公共卫生学院意识形态工作实施方案》,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完善党建团学工作机制,并将其中涉及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要求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形成了党政齐抓共管、师生共同参与的思政工作机制。
    2.强化学习宣传,在理论武装上下功夫。落实《皖南医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委中心组学习的意见》,召开学院全体教职工会议,认真组织学习和传达了全国和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学校党委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精神。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报道。利用辅导员例会、期初及各重要时间节点,召开学生和教师座谈会、谈心谈话、深入学生宿舍等形式,以收集学生思想动态,做好舆情调研工作。组织观看先进人物影视录像,利用身边典型事迹和先进人物的宣传,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3.注重培训培养,在队伍建设上下功夫。一是及时调整配齐学生党支部,将思政工作落到支部,通过召开支部书记会议研究部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通过组织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支部书记的思想政治水平和管理水平。二是注重辅导员队伍建设,积极为辅导员学习和培训创造平台和载体;每周召开辅导员例会,交流讨论工作难题。三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举办“高校教师职业特点与道德修养”专题讲座、开展师德师风问卷调查、共产党员教师岗(管理岗)公开承诺等活动,不断加强教师师德师风教育,落实教师教书育人“一岗双责”,切实打造一支团结、务实、高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4.搭建活动平台,在实践育人上下功夫。鼓励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服务,积极营造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的良好氛围。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其中“筑梦”团队负责人刘伟泽同学荣获全国三下乡“千校千项”成果遴选荣获“实践组织带头人”称号;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讨论和理想信念教育专题讲座,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学生的头脑。
    5.聚焦问题解决,在服务育人上下功夫。在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充分发挥党支部和工会组织的作用,积极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政治工作,尊重教师、理解教师、关心教师,及时走访慰问和解决疏导教职工存在困难或问题,使教师都能真心实意地为这个大家庭努力工作。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积极探索辅导员负责、学生自律、领导联系、党员帮扶、教师参与的“五位一体”思想政治育人模式。建立学院党委委员联系党支部制度,指导和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遴选10位青年教师党员在16级学生中试点开展认领班级工作机制,帮助学生解决在理想信念、专业学习、申报课题、个人发展、思想生活等方面的困惑和难题。积极开展党员和学生干部“一对一”帮扶活动,解决学生实际困难,夯实思政工作基础。
    砥砺奋进铸华章,继往开来启新程。新时代提出新要求,新形势赋予新使命,公共卫生学院党委将顺应时代和实践发展要求,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做到精心谋划、系统设计、立体推进、常态落实,努力开创公共卫生学院思想政治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