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学院党总支书记 洪亮
2016年12月7日至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凸显了高等教育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主题鲜明、思想深刻、内涵丰富、论述精辟、意义深远,为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指明了行动方向。作为高校基层的总支书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后,深感振奋、备受鼓舞,对进一步牢记职责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明确前进方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深刻领会内涵,准确把握要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进一步确立了“立德树人”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凸显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1.旗帜鲜明,坚定正确政治方向,认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点。政治方向对一个党、一个党的组织、一个党员干部来说都极端重要。能否办好大学,方向问题是第一位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把稳方向好行船”。根本方向是不能动摇的,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命脉所系。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必须在事关办学方向的问题上站稳立场。大学之大,就是在授业解惑中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使人努力成为栋梁之才。一旦在办学方向上走错了,在培养人的问题上走偏了,那就像一株歪脖子树,无论如何都长不成参天大树。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发展态势,正是因为高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因此,方向正确与否具有决定性意义,方向正确,才能行之久远,才能凝聚人心,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发挥巨大精神激励和鞭策力量。我们必须牢记使命、不忘初心,把立德树人作为安身立命之本,继续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挺起“主心骨”,筑牢“压舱石”。
2.应势而动,准确把握时代特点,聚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突破点。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如何因势而新,充分运用新媒体,做好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已经成为这个时代一个重要的现实性课题。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特点,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但创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协同联动、多管齐下,找准切入点,选好结合点,加强观念牵动、理论推动、典型带动,在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推陈出新,不断增强工作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润物无声地给学生以人生启迪、智慧光芒、精神力量。
3.勇于担当,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找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点。
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和核心,直接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全局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理想信念教育是强基固本、凝魂聚气的育人工作,必须将其置于核心地位。我们要始终坚持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基本内容的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首位,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增强青年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真正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让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
二、注重“五个结合”,推进思政工作。
法医学院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成立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深入交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实际工作,积极探讨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思路举措。总的来说,主要在“五个结合”上下功夫。
1.把落实高校思政工作与党建工作相结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党的建设,强化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和指导,解决“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重要问题,实现思想阵地的全面占领。法医学院党总支多次召开总支会议研究学院思政工作,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开展专题会议3次,总支支部会议10次,党课3次,建立《法医学院书记谈心谈话制度》《学生信息员汇报制度》等,本学期开展与学生谈心谈话40余次,各类座谈会6次,邀请关工委开展讲座2次。通过这些举措,能够做到及时准确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并有效解决问题。如:我院2015级某班学生,是一位13年入伍退役的学生,表现积极、工作热情高、纪律性强、威信较高,后由于受家庭影响沉迷于宗教,经过我们多次找其谈心谈话,该同学目前思想有了很大的转变和提升。作为书记的我有责任也有信心帮助引导青年学子成长成才。
2.把落实高校思政工作与专业特色相结合。法医专业2012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我校的法医专业办学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全国各地毕业生众多,在公安法医系统出现过许多优秀的校友,多次获得各类奖章和表扬。从入学教育开始,学院多次组织入学教育,向学生们介绍我校优秀的校友,如:获得一级英模的91届法医毕业生王能武、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和平安江苏一等功的94届毕业生沈高芳、获得2016年国家法制宣传人物和《法医秦明》系列作品的作者98届毕业生秦明等。通过这些身边人物实实在在的典型事迹,引导学生树立起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爱岗敬业的思想意识。
3.把落实高校思政工作与心理辅导相结合。学院目前有三位老师具备国家心理咨询师的资质。在日常的学生管理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思想意识淡薄、漠不关心集体、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针对这些特殊群体,我们有效地把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辅导咨询相结合,取得较好的效果。如学院2014级有位女学生,患有严重的口吃和抑郁症,心情一度低落,甚至想到轻生,我们了解情况后,一方面积极找医院帮她治疗,一方面多次和她谈心,鼓励她正视问题,积极生活,建立自信,让她阅读一些励志之类的书籍,通过引导教育,最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何进一步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这是我们思政工作者需要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
4.把落实高校思政工作与宣传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合力育人优势,采用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报道,为学生正确建立“三观”打下基础。学院团委建立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积极宣传国家、学校的相关政策,社会热点问题,给同学们提供正能量。本学期成立了“党员之家”工作室,用党建经费购买了几百册书籍,内容有党史党建、文艺科学、文学历史、心理等,组织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多读书、读好书,并要求党员同学联系实际,每月读一本好书,写一篇读书笔记或思想汇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5.把落实高校思政工作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强化学生基本管理,加强纪律建设,本学期出台《法医学院学生行为规范办法》,对学生的学习、考试、安全、日常行为提出具体的要求和奖罚措施;坚持领导听课制度,本学期我作为学院书记,带头听课8次,及时准确掌握课堂的第一信息,了解师生思想动态,强化纪律,规范言行;通过法医特色专业建设,开设法医公务员素质拓展训练,建立学生体能档案和开展公务员模拟面试,为学生就业做好服务,今年安徽省公安系统公务员召考首次在我校成功举行。建立党员帮扶制度,发挥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以上种种日常管理工作,把思政教育渗透到学生各类活动中去,为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基础。
蓝图绘就,正当乘风破浪;任重道远,更须策马扬鞭。法医学院党总支将以“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的信念,以“勇立潮头”的新使命和新担当,奋发有为、主动作为,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引导青年学生观大势、识主流、明是非,扬梦想、勇担当、勤奋斗,培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筑路人,全力推动法医思想政治工作再迈新步伐、再上新台阶、再提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