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学校新闻    正文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报道之八:改善办学条件 优化育人环境

时间:2012-10-30 来源:人员机构 阅读次数:

    良好的育人环境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五年来,我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加大建设和管理力度,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有力保证了教学工作有序运行,为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坚持环境育人,校园环境呈现新面貌。
    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环境优美的新校区陆续建成投入使用,以其徽风皖韵、小桥流水的建筑特点,成为学生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的沃土。五年来,在完成新校区一期建设项目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完成了建筑面积44760平方米的图书信息大楼、建筑面积7038平方米的第二生活区食堂、建筑面积52466平方米的学生公寓和建筑面积15167平方米的三号实验楼等建设项目,其中图书信息大楼项目获得“2010年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正在建设中的科技大楼,建筑面积15913平方米,现已主体封顶,将成为我校教学科研的新平台。在新的校园建设中,学校注重将“精医、尚德、求实、自强”的文化理念融入其中,精心规划,合理布局,透露出浓厚的医学人文气息,提升了绿色校园、环境友好型校园的文化品位。2010年,我校荣获市级“园林单位”称号。
    二、深化后勤改革,后勤服务取得新成效。
    以成立全省高校第一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人和后勤服务公司为新起点,学校不断深化后勤服务体制改革,全面实行社会化服务。五年来,后勤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有了新的飞跃,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显著成绩。2011年12月,我校荣获教育部“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荣誉称号。学生食堂价格稳定,质量好、品种多,食品卫生安全达标,未出现一起饮食安全事故,被芜湖市食品药品监督局评为食品卫生“A”级食堂,2011年学校被芜湖市卫生局授予“卫生管理先进单位”称号。校园环境整洁优美,宿舍楼宇管理有序,2005年学生公寓被评为“芜湖市优秀社区”。同时,学校建设了太阳能集热供水系统、数字化能源监管平台等一系列节能环保项目,节约型校园建设成效明显。2011年,学校后勤管理处获得“安徽省高等院校学生公寓管理服务工作先进集体”、“安徽省高校餐饮行业先进集体”称号。2010年,后勤管理处3人次荣获“全国高校后勤系统信息宣传工作先进个人”和“全省高校后勤工作先进个人”和“安徽省高等院校公寓管理服务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三、适应教研需求,保障水平再上新台阶。
  近年来,学校在总体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科学编制预算,不断调整预算结构,实行“有保有压”的资金投入导向,坚持向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倾斜,为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五年来,投入新校区基础建设经费2.7亿多元,投入教学、科研专用实验设备经费6249万元,投入教学质量工程等内涵建设方面专项经费743万元,投入人才培养引进专项经费888万元。其中,教学科研设备和人才、学科建设等的经费投入比例逐年加大,2011年投入人才经费280万元,比2007年增加一倍;重点学科、精品课程和教学改革经费投入289万元,比2007增加5倍。累计新增多媒体教室73个,更新多媒体投影机30套,多媒体无线麦克风发射、接收设备57套,进一步改善了教学条件。
  为更好地促进资产管理发挥更大效益,2009年学校成立了国有资产管理处,建立健全《皖南医学院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明确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指导原则、管理内容、操作程序、责任义务、监督机制等环节,推动了全校资产管理的规范化、程序化、合理化。五年来,共组织招标80余次,签订合同金额1.39亿元,其中包括采购核磁下脑电系统和基因序列分析仪系统等多项百万元以上的大型设备。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采购、低值易耗材料和实验动物的供应提供绿色通道,理顺了使用单位和采购单位之间的关系,及时满足教学科研需要。
  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在学校第七次党代会精神指引下,我校将认真落实深化内涵建设的要求,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努力为师生学习、工作、生活提供更加优越的条件,为推进学校科学发展、促进校园和谐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