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来,在校党委和省卫生厅的正确领导下,附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绿色医院、人文关爱”的办院理念,实施“民主办院、依法治院、科教兴院、人才强院”战略,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同步快速发展,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取得双丰收,进一步巩固了区域医学中心和医学技术指导中心的地位,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五年来,医院相继完成了感染性疾病科、肿瘤防治中心、9.6万平方米新住院部大楼、血液净化中心、生殖医学中心、新内科楼的建设和改造工作,目前开放床位2200多张,医院仪器设备配置达到省内一流、皖南领先水平,医疗环境极大改善。各项业务指标逐年攀升,2011年,附院实际开放床位2135张,门急诊病人110万人次,出院病人6.2万人次,手术3.2万台次,年业务收入突破10亿元,较2007年分别增长56.9%、81.6%、106.3%和167.9%。
附院严格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加快医疗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制定了《医疗质量控制管理考核体系》,构建了医疗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和医疗安全监督评价体系。大力开展“三新”项目,扶持、鼓励开展各类医疗新技术、新发明、新疗法,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医疗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得到开展,其中脊柱外科新手术,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脑血管出血及缺血性疾病介入治疗,各种腹腔镜、内镜手术及颅脑显微外科手术等临床技术应用研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全胸腔镜下心脏外科手术、全省首例完全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一批新技术、新疗法,成功填补安徽省及皖南皖江地区空白,达到省内领先水平。积极创建“三好一满意”医院,2010年,临床护理启动了“136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创建活动,目前已实现全院100%全覆盖,服务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二、临床教学工作迈上新台阶
五年来,附院建立了临床技能实验室、实验外科,配备具有功能性、病理性、评估性的教学模型和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及医学教育软件,为实习医生、研究生和青年医师技能培训提供了平台。五年来,培养硕士研究生417余人,接收各科进修、实习人员3376余名,主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31项、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18项。2007年,医院被卫生厅批准为“安徽省住院医师培训基地”;2008年医院临床教学基地被评为“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2011年获批国家发改委“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项目。
在实习培训和管理上,组织编订了《临床技能操作规范教程》,制定了实习带教计划和出科考核办法,全面开展临床模拟教学。新建全科医学教研室和循证医学教研室。建立科教处、临床教研室、科室教学干事三级垂直管理模式,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评估考核评价体系和院、科两级教学督导体系,临床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外科学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内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超声诊断学、临床麻醉学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
三、人才工作和学科建设取得新进展
坚持现有人才培养和高层次人才引进并举,五年来共引进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49人,目前博士研究生人数45人,硕士研究生300余人。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人才总量不断增加,在岗职工高职称、高学历人数显著增长,为医院学科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建立健全科研激励机制,科研项目申报工作力度加大,科研管理进一步规范,科研氛围日渐浓厚,中标率逐年提升。学科建设取得了新进展,成功申报了临床医学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011年,医院9个省级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全部通过省卫生厅第三周期临床医学重点学科验收考评,其中药物临床评价中心、超声医学科、消化内科、普外科等4个科室被评定为优秀等次。医院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单位。科研项目数量取得新突破,五年来,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3项、省科技进步奖6项。
四、医改重点工作有序推进
积极融入国家医改,持续推进临床路径管理、预约诊疗、优质护理三项重点工作,缓解看病“难贵烦”问题。临床路径管理试点专业范围以及覆盖的病种数量进一步扩大,19个专科41个病种纳入临床路径管理试点范围。预约诊疗工作有序推进,方便了患者就医。在省级医院中率先开展新农合“即时结报”工作,并已扩展至周边26个县区。通过处方点评等形式实施合理用药监控,降低药品比,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保障医保民生工程落到实处。积极奉献社会,出色完成了禽流感、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婴幼儿问题奶粉事件等防治任务和抗震救灾等任务。
五、党建工作开创新局面
医院党的建设成效显著,健全基层党组织设置,在原有23个党支部基础上调整增加至34个党支部,坚持每年举办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加大在高学历、高职称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力度,目前医院有党员967人。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活动、保持党的纯洁性主题教育等为契机,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有力地推动了医院各项工作快速健康发展。2011年,附院党委被中国卫生政治思想工作促进会省级医院分会授予“第八届全国省级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被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工委评为“2011年优秀基层党组织”。狠抓医德医风教育,通过警示教育、“优质服务月”、“行风建设月”、“微笑弋矶山”等主题活动,优质服务、廉洁行医、人文关爱的良好氛围日渐浓厚。医院2004年被省卫生厅、省政府纠风办授予首批省“诚信医院”,2006年获得“医德医风示范医院”荣誉称号。
六、医院文化建设成绩斐然
医院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斐然,涌现出“省模范班组”血液净化中心等先进集体,“国医大师”李济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喻艳林、全国优秀教师吴佩、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曹蘅、“中国援外奉献奖”金奖获得者周玉森、省捐献造血干细胞第一人赵金霞、“全国卫生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江晓春、“安徽省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先进个人”范霞、“芜湖市十大女杰之优秀女科技带头人”谢海棠等一大批先进个人。“十一五”期间,医院被评为“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第五届“省级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芜湖市“文明单位”等。附院荣获“安徽省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先进单位”、“芜湖市文明单位标兵”称号。成功举办了120周年院庆活动,增强医护员工发展信心,百年医院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关心职工利益,近三年,职工人均年收入逐年显著增长,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了幸福指数。
站在新的起点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弋矶山医院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不断丰富底蕴,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办院水平,推进医院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造福群众、服务社会中彰显自身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