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宣传部
二00八年十一月五日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学校长期办学所形成的一种内在文化氛围,它凝聚着学校的学风、校风、作风的整体素质,是大学在长期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校园文化建设要凝练特色,推进内涵发展。我校从1958年建校至今,经历了从小到大和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 ,而这个过程无不凝聚着一代代皖医人的智慧和血汗 ,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 ,逐渐形成广大师生“艰苦奋斗、求实自强、奉献社会”(办学特色),以校为家、以校为荣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校园文化标志是建设校园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校训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学校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也是学校特有的文化内涵的一种简练表达,我校“精医、尚德、求实、自强”的校训是我校文化标志的代表,是从核心教育理念中、从明晰价值取向的确立中、从特色鲜明的办学历程中凝练和概括出来的。校园文化只有在认真继承以往思想精华的基础上,才能秉持和延续自身的精神品质和个性风貌,既挖掘特色又改革、创新,整体规划 ,精心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二、以社团为载体,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我校大力建设和扶持本土校园文化,为学生社团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平台。目前共有学生社团34个,按活动性质可分为科技类、体育类、文艺类、社会实践类等,参与人数超过4000人,活动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社会服务等方面。每年开展校园科技文化节、校园歌手大赛、迎新生文艺晚会、社团文化节、纪念“一二九”运动诗歌朗诵会、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无偿献血等。积极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每年参加活动的青年志愿者达6000多名,志愿者们结合所学专业开展的社会调研、咨询服务、科普宣传等活动,在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中,有16名志愿者参加,在云南、陕西、重庆、安徽等地志愿服务学生社团开展了大量集思想性、文化性、娱乐性于一体的活动,成为校园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展示、锻炼、提高、发展自己的舞台,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07年省大中专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获2个先进集体、4个先进个人奖;08年省大中专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获2个先进集体、5个先进个人奖;在07年第二届“挑战杯”省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优秀组织奖、1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在08年第三届“挑战杯”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优秀奖;2008年获省学生社团社会实践进步奖;在07年省艾滋病防治宣传宣言志愿者演讲比赛中获优秀组织奖、2个优胜奖;在08年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获二等奖……学生社团作为第二课堂教育的重要载体,有效地弥补了第一课堂教育的不足,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了创新精神。
三、以校园网络和校报为阵地,着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我校充分利用网络、校报、广播、宣传栏等阵地,迅速、广泛、深入地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传达校党委和校领导的中心工作意图与部署;既是校党委和行政的喉舌,又是畅通校领导与师生员工的桥梁纽带;既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又是教学、科研、医疗、管理和服务等全方位地传播信息的载体。通过学生记者开展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起到了正确引导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我校在安徽教育网新闻排行中,两年来一直名列各高校前列,扩大了影响,提高了声誉。
校园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相信,在校党委领导下,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各部门各单位密切配合,校园文化建设必将结出丰硕的成果,精神文明之花一定会处处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