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座谈会上,师生代表紧紧围绕胡锦涛总书记讲话提出的四点希望,畅谈了各自的认识和体会。医学二系的李晓丹、孔婧,医学一系的叶芬、胡宏伟、何冰,医学三系的李承承,研究生部的何玉娟等同学说,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我们当代大学生热爱祖国,一定要理性爱国,要明确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要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刻苦学习的动力,在奉献社会、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有的同学在发言中谈到,要把爱国和爱校统一起来,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校正在开展迎评促建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医学一系的汪楠,医学二系的余永奇,医学三系的胡余强,药学系的卢郡、姜洋洋,人文与管理系的邵文艳、姚苗苗,研究生部的黄慧兰等同学,就“造就高素质的人才”交流了各自的学习体会。一致认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学校已为我们的学习、成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关键是要志存高远,刻苦学习,勤奋钻研,要注重品德修养,要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注重在志愿者活动、社团活动等各种实践活动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医学三系的林峰,护理系的李迎、薛朝霞、李雪萍等同学就“要积极培养优良校风”谈了各自的认识。大家认为,优良的校风主要包括教风和学风,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作为在校大学生是学风建设的主人,要牢记我校“精医尚德,求实自强”的校训,立足于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尊敬师长,关心同学,严守纪律,为形成积极向上、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而共同努力。
社科部汪一江教授就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造就高素质人才的内在关系;林晖老师就青年学生所担负的历史使命;黄英老师就如何理性爱国;刘振宏老师就青年教师立足本职、教书育人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最后,王方根主任作了总结发言。他认为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大学110周年校庆之际,冒雨考察了北京大学,并在师生代表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对教师和同学们提出了四点殷切希望,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广大教育工作者和青年学生的亲切关怀,使全国高校的广大师生备受鼓舞。他说,大家针对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四点希望,联系自己的学习、工作、思想和学校的实际,踊跃发言,交流了各自的学习体会和认识。这次座谈会对促进大家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将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他要求社科部的教师要进一步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切实担负起教书育人、传道授业的光荣职责。希望同学们要进一步加强学习,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上来,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刻苦学习的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座谈会现场
(社科部 刘振宏文/摄 宣传部 凤焱/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