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安徽省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现场会在芜湖举行。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刘同柱,芜湖市委副书记、市长徐志,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章新洲,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杨绪斌,安徽医科大学副校长余永强,蚌埠医科大学副校长姚强,学校党委书记夏劲松、副院长韩永升等出席会议。省发展改革委、省卫生健康委、省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相关处室负责人,相关高校、市县部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医院及依托医院、省级区域(专科)医疗中心依托医院负责人参加会议。杨绪斌主持会议。
会议现场
徐志指出,芜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将其作为推进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强化“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提升卫生人才培养水平。他表示,芜湖市将全力支持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提升项目建设水平和运营效能,依托国家优质医疗资源,构建高水平技术创新、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转化平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会上,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医院汇报建设运营情况。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安徽医院副院长王昊代表医院作工作汇报,围绕基本建设、“院中院”建设、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专家团队建设、管理模式创新、科研平台搭建等,汇报了项目医院建设和运营管理情况,分析了存在的不足,从神经系统疾病省域“双中心”建设、管理体制完善、人才培养和储备、特色专科建设、宣传保障等方面,提出了下一步工作计划。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安徽区域分中心授牌
专家查房
专家手术
章新洲充分肯定了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取得的成绩,对下一步建设运营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他强调,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决策的一项重要工作,各部门单位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盯目标任务,压实工作责任,加强分类指导,加快推动政策举措落地;强化运营管理,聚焦“三个平移”,统筹资源输入与有效承接,健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落地;做好服务保障,加强工作调度,完善政策保障体系,提升宣传引导水平,高质量推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造福安徽人民群众。
刘同柱要求各部门单位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强化机制落实,强化问题导向,强化政策赋能,强化监测评估,强化宣传引导,推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高质量建设、高效率运行;有序推动扩容布局,推进务实合作共建,健全监督管理机制,扎实推进省级区域(专科)医疗中心建设,全力以赴把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好、运营好,不断增强我省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可及性和优质服务供给能力,努力实现“大病不出省”,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医疗需求。
2022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安徽医院入选第三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以来,我校第一附属医院与北京天坛医院持续深化合作,创新实施“院中院”运行模式和“双挂号、双坐诊、双住院卡”服务模式,建设省级神经系统疾病会诊转诊中心,通过专家派驻、设立“名医工作室”、学科帮扶等形式,完善 “三个平移”机制,共引进新技术42项,重点打造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介入等8个学科方向,新建昏迷促醒、小儿神经外科等5个亚专科,项目医院主体结构封顶,区域医疗高地逐步形成。第一附属医院将按照本次会议精神,扎实有力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进一步提升优质医疗资源集聚力、服务辐射力、区域影响力,为推进健康中国、健康安徽建设贡献力量。(朱普庆、孙鹏/ 文、图)
项目医院主体结构封顶
项目医院效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