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节刚过,我校第一附属医院迎来了新一轮就诊高峰,门诊人次、住院人次、手术台次一直处于高位。面对激增的医疗需求,第一附属医院时刻关注就医动态,提前部署,周密安排,科学调配资源,统筹医、护、技、管理各方力量,广大医护员工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主动服务发展大局,加班加点奋战在临床一线,全力保障诊疗工作有序开展和群众就医需求。
门诊服务,整合资源,守好健康“第一道门”。以提升门诊服务能力专项行动为抓手,优化服务流程,增加出诊医师号源,推行预约挂号、分时段就诊,引导患者错峰就诊;加强窗口服务力量,工作人员提前就位,关键岗位专人值守,出诊专家主动延长就诊时间,保障就诊患者“应诊尽诊、应治尽治”。
急诊急救,争分夺秒,畅通生命“绿色通道”。明确皖南急救医学中心管理架构,细化职责分工,落实管理人员驻岗制,持续完善分诊、评估检查、诊断治疗、观察监护、急诊入出院流程;急诊内科、急诊外科、急诊ICU、急诊大厅、输液大厅、综合病房及相关科室、病区开足马力,增加值班人员,提升医疗、护理工作效能;各临床科室合理安排值班,打通科室壁垒,增强多学科联动,让急诊患者收得进、分得快、及时转运、高效救治。
检查检验,优化流程,提升服务效率。全面优化检查检验流程,放射科、药学部、检验科、超声医学科、病理科、输血科、电生理科等医技科室通过增加设备、调配人员、延长服务时间等措施提升效率,加快“采、检、转、发”,用精准高效的技术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支撑。
住院服务,集中统筹,保障患者需求。科学统筹床位资源,推进“全科一张床”模式,保障急危重症患者和手术患者住院需求。医护人员加班加点,强化住院患者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整合综合ICU、急诊ICU和各专科ICU力量,推进院内转诊,发挥重症病房救治“兜底”和平台保障作用;不断优化出院流程,提高床位周转率,确保更多患者能够及时住院治疗。
手术扩容,提质增效,开启加速模式。手术室、内镜中心、DSA室等迅速响应,增加排班和人员配备,不断优化团队力量,实行早开台、早检查、紧接台、延时手术等举措,从白天到深夜再到凌晨,相关科室灯火通明、医护员工接续奋战,最大限度提升手术容量,削减积压存量。
党建引领,管理保障,全力保驾护航。医院党委积极发动广大党员深入基层一线,在医疗服务的主战场和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宣讲政策、开展服务,解决实际问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众多青年志愿者、学生志愿者、医护员工家属主动奔赴门诊、急诊各处,开展导医导诊、协助挂号、陪检等服务。各职能部门倡导“主动向前一步”的工作作风,安排工作人员走进临床,做实服务保障,着力营造安全、舒适的就医环境。
第一附属医院将践行以患者为中心理念,切实提高诊疗效率,优化就诊流程,提升就医体验,全力以赴做好节后就诊高峰的医疗服务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朱普庆、梁梦琴/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