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持续深化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充分展示各学院在本科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举措与成效、特色与优势,宣传部联合各二级学院推出“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学院巡礼”系列报道,旨在总结成绩、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激励广大师生为全面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建设高水平医科大学不懈奋斗,努力答好“教育强国,皖医何为”的时代答卷。本期巡礼学院:法医学院。
法医学院:以科学之眼明辨是非 凭仁者之心守护公正
学院发展历程及概况
皖南医学院法医学院于2013年成立,设有法医病理学教研室、法医物证学教研室、法医学教研室、法医学实验实训中心及法医司法鉴定中心。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31人,专职教师中的高级职称人员占比达42.1%,博士占比达48%。学院前身为1986年成立的法医学系,所开设的法医学专业为国家首批次;1987年开始招收五年制法医学本科生,同年开办全国法医进修班,招收法医进修生;1998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招收硕士研究生;2010年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2022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4年获批法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院始终坚持“本科教学为中心主导地位、积极培养研究生、融合在职在岗培训”的办学定位,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与健康个性和谐统一、创新精神与国际视野兼备的教育理念,培养具有扎实的医学理论、系统的法医学专业知识与技能、熟悉司法鉴定程序、具备良好的专业思维判断和科学研究能力,能在公、检、法、司、医疗等领域从事司法鉴定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学院落实“早期接触、全程指导、实战实训、综合评价”的法医学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立足安徽、面向全国,现已建成安徽省一流法医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及全国司法鉴定人培训基地。30余年来,学院共培养研究生、本专科生、进修生、在职转岗人员等各层次法医学专门人才3000余人,培养的法医学人才就业于全国各地公、检、法、司、高校等单位,在安徽省、华东地区,乃至全国均有良好的办学声誉。毕业生中先后涌现出法医秦明、革命烈士王能武、全国优秀警察周盛斌、全国三八红旗手沈高芳、法医学专业捐资助学第一人施晓玲等杰出代表。
学院历史沿革
组织建设强根基,党建引领聚合力
学院始终坚持把党建工作摆在首位。学院修订并严格执行党委会议事规则、党政联席会议事规则、“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实施细则等,坚决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强化党委政治领导力。
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学院党委组织党务工作者参加各类业务培训近百次,处级干部落实各项联系制度,深入教研室、党支部、学生宿舍全覆盖。学院党委和各党支部通过基层党组织标准化验收,2个支部被评为“三星级”党支部。4名教师党支部书记均由“双带头人”担任,2名支部书记在学校支部书记擂台赛中获“优秀选手”称号。
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意识形态工作。不断加强作风建设,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有序推动鉴定中心体制机制改革。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加强课堂及校园文化阵地的建设管理。
教学科研双提升,全面发展添动力
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打造司法鉴定中心课堂教学同步传输平台,检案教师和授课教师同步讲解案例,显著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召开全国实践教学论坛,听取实践教学基地反馈意见,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建立虚拟仿真教学实验室,制作交通事故、火灾案件等3个VR现场,加强学生对于“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学习体验,夯实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学院2024年获批省级“双特色”建设项目,近三年立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5项,其中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发表教学论文9篇,项目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
虚拟仿真教学实验室
教学成果奖
大力推进课程和教材建设。学院着力发展网络课程,深入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积极打造系列智慧课程、一流本科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不断丰富课程教材资源建设,为学生提供品质优良的学习资源。学院现有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线下一流课程2门,学院教师主编、参编教材和专著6部。
省级一流课程和教师主编或参编教材
注重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学院将思想引领和师德师风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引导广大教师努力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学院现有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中国法医学会理事1人,获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个人称号1人、省级教坛新秀1人、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1人、法治安徽专项劳动和技能竞赛十大标兵1人、安徽省三八红旗手1人。
教师荣誉证书
全面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学院在科学研究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积极开展有组织的科研。近三年获批立项省市级项目及横向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28篇,其中一类论文20篇。
开展科学研究
创新实践育人才,成效显著展风采
学院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实践教育,注重加强对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训与指导,为后期从事法医工作和自主创业打下基础。学院本科生在学术领域展现出强烈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近三年共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9项,其中国家级6项、省级13项;获省级及以上学科、技能、文体等各类竞赛奖项共15项,其中国家级8项、省级7项,获校级各类奖项300余项。
学生获奖证书和参加各类活动
外联拓展促交流,服务优化惠民生
学院高度重视对外交流合作,有计划择优选派骨干教师到国内外高水平院校访学进修;定期组织开展“法医大讲堂”“法医学理论与实践新进展论坛”“法医学术交流会”等专题学术研讨会,邀请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美国马里兰大学等高校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与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签署合作协议,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和博士点建设增添助力。
学院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助力社会经济发展,皖医司法鉴定中心成功入选全国公民非正常死亡法医鉴定推荐机构名单(全国仅28家);学院获批安徽省司法鉴定人继续教育基地,每年举办安徽省法医临床类司法鉴定线上培训班两次;1人入选全国司法鉴定专家库技术咨询类分库法医临床鉴定专业组专家。
积极开展对外交流
站在新的起点,法医学院将在校党政的坚强领导下,坚守立德树人初心,坚持“教学与科研提升鉴定能力”、“教学与鉴定增强科研动力”、“科研与鉴定丰富教学内容”的交互推动发展特色,以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引领,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不断强化学院内涵建设,为培养更多优秀的法医学人才、推动法医学事业进步发展贡献力量。(廖晗/文 汪凤仪、廖晗/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