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持续深化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充分展示各学院在本科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举措与成效、特色与优势,宣传部联合各二级学院推出“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学院巡礼”系列报道,旨在总结成绩、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激励广大师生为全面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建设高水平医科大学不懈奋斗,努力答好“教育强国,皖医何为”的时代答卷。本期巡礼学院:检验学院。
检验学院:构建 "三全育人" 培养体系 锻造新时代检验人才方阵
一、学院历史沿革及基本情况
检验学院成立于2017年7月,现有医学检验技术、卫生检验与检疫学两个本科专业,分别于2012年、2014年开始招生。学院设有临床检验学、临床生物化学、临床微生物与免疫学、临床输血与血液学和卫生检验与检疫学5个教研室和1个医学检验与卫生检验实验实训中心。临床检验诊断学为学院优势学科,也是校第三批重点扶持学科;医学媒介生物检测、生物传感检测、电化学检测是学院学科发展的主要方向;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先后获批省级特色专业、省级新专业建设点、“六卓越一拔尖”项目——卓越检验师培养专业和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获批省级新专业建设点和校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学院现有专兼职教职工96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6人、博士(含在读)23人,拥有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教坛新秀1人。
学院办学历史
二、人才培养目标和理念
学院始终秉承“立德树人、开放创新”的办学理念和“笃学、精艺、检真、验实”的院训,创新“校院合作、专业融合”发展模式,形成“服务检验医学行业发展需求战略定位,服务区域医疗卫生建设发展,服务新时代健康福祉”的培养体系,致力于培养热爱医疗卫生事业,系统掌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相关学科知识,具备医学检验实验室检测、科研创新及综合应用能力的医学检验专业人才。毕业生能胜任医疗卫生机构、疾控中心、第三方检验中心、生物科技企业等领域的临床检验、卫生检测、实验室管理及科研创新工作,并具备终身学习能力与职业发展潜力。
三、工作举措
质量为先,多措并举,推动教学质量提升
学院将强化质量保障体系作为推动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的核心驱动力,实施系列质量管理措施,确保教学质量持续提升。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提高内培外引质量,通过高层次人才引进、青年教师外出进修、参加学术交流与教学竞赛等途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近5年,学院引进博士6名,脱产攻读博士4名,选派7名青年教师外出访学,先后有8名教师在省级及以上教学竞赛中获奖;医学检验教学团队获评省级高水平教学团队,2名教师获得省级教学名师称号,1名教师被评为省教坛新秀,1名教师被学校推荐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
学院通过督导评课、教师评学、学生评教等多元化评价方式,对教学质量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监测与评估,并及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针对性改进;常态化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师生座谈会、督导工作推进会,组织教研室开展集体备课、新教师试讲、经验分享交流、教研室例会等,保障各项教学工作顺利开展与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省级教学名师证书
省级以上教学比赛获奖
深化改革,启迪兴趣,构建高效活力课堂
基于OBE教学理念,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的原则,积极引入并深化翻转课堂、启发式教学、探究式学习等前沿教学理念,鼓励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向主动探索者转变,使课堂成为启迪创新思维、促进深度对话与知识共享的活力源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小组讨论互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促进其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与创新能力的发展。
为实现“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知识教育转向能力教育,教师应用“雨课堂”“一体化教学平台”等平台授课,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日常教育教学。此外,学院改革教学评价模式,将过程性考核与总结性考核有机结合,通过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表现、阶段性小测验等多种方式,实时记录学生的学习行为,动态监测学生学习过程;通过期末考试或项目报告等形式,考查学生对核心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及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实现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全面、客观评价。
加强合作,校企联动,构建协同育人模式
学院先后开拓建设40余家实习教学点,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增强其就业竞争力。密切关注社会需求,拓展办学资源,以应用型和社会服务型项目推进专业内涵建设,积极与企事业单位进行各种类型的合作,如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合作、科技协同创新合作、产学研用合作等。目前已与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深圳迈瑞、宁波美康、安徽华康、郑州安图等企事业单位签订合作协议;与华银康公司签订仪器捐赠协议;与国贸食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签订食品中螨类检测、生物学特性与防制研究的横向课题。通过校企合作,有力推动学院实践教学、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以及专业学科建设水平的提高。
深耕沃土,共育新人,赋能思政育人活力
学院党委始终将思想政治建设视为重中之重,积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依托校院两级党课培训,邀请资深专家和优秀党员宣讲、开展沙龙研讨、组织红色教育、举办知识竞赛、开展社会实践、推动志愿服务、组织社团活动等。同时,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开展“微宣讲”“微课堂”,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
学院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显著,卫检教师党支部获批校第二批“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并被列为省第三批“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推荐名单。近5年,学院教职工获评“安徽省优秀共青团干部”、安徽省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行动工作典型经验做法“优秀团干部”等荣誉称号,在校课程思政示范案例教学大赛中获一等奖,学院3位辅导员均获评校“优秀辅导员”称号且学生思政工作案例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学院大力开展志愿服务,通过暑期“三下乡”“青春红色筑梦之旅”等活动,带领青年学子深入乡村、走进社区,累计时长5200余小时,受益群众17000余人,获得校级青年志愿服务项目评比金奖1项。
党建引领,科研育人,托举创新人才培养
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组织开展科研培训交流,鼓励学生参加校、院科研兴趣小组,参加各类课外竞赛。近5年,学生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国家级18项、省级37项;“生命科学竞赛”国赛三等奖1项,省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挑战杯”省赛二等奖5项、三等奖1项;“互联网+”大赛省赛金奖2项、银奖5项、铜奖4项;“伊利康杯”华东六省一市高等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技能大赛团体特等奖1项、二等奖3项,技能竞赛单项金奖4项、知识竞赛单项金奖1项;全国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大学生形态学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人卫杯”全国高等学校大学生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综合技能竞赛二等奖1项;1名学生参加第16届国际蜱螨学大会并作汇报,3名学生参加两岸高校大学生学术交流并作汇报;本科生发表论文39篇,其中SCI论文13篇。同时,学院教职工主持科研项目4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省级自然基金3项、省教育厅项目17项、省高校协同攻关项目2项、省学科(专业)带头人培育项目1项。
组织学生参加医检和卫检技能大赛
学科竞赛和创新比赛获奖
回首过往,检验学院以“笃学、精艺”的匠人精神培育出千余名检验英才;站在新起点,学院将在“检真、验实”匠心底色的浸润下,深耕医学教育的沃土,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子用青春热血续写“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时代答卷,努力为社会输送“既能诊断细胞病变,更懂守护生命温度”的复合型检验尖兵。(检验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