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学校新闻    正文

校领导为2025级新生讲授“开学第一课”

时间:2025-11-13 预审:何丽 二审:侯东晓 终审:汪峰 来源:宣传部(统战部) 阅读次数:

锚定梦想新起点,点亮青春新征程。11月12日下午,学校党委书记夏劲松以“新起点 新征程 让梦想启航”为题,为全体2025级新生讲授了一堂内涵深刻、启智润心的“开学第一课”。课程围绕“认识新起点”“确立新目标”“适应新环境”“实现新梦想”展开,引导新生深入理解大学意义、科学规划学业生涯、主动融入时代发展,在与国家进步和学校建设同频共振中成长成才。

校党委书记夏劲松讲授“开学第一课”

夏劲松首先从“什么是大学”切入,从“空间”“时间”与“生命历程”三个维度深刻阐释大学的丰富内涵。她指出,大学是一个资源富集、允许探索的“容器”,是一段有节奏、受保护、用于内部建设的“投资期”,更是生命故事中承前启后的核心篇章。她通过对比高中与大学在空间拓展、时间自主与身份认同等方面的差异,强调大学是从“标准化轨道”迈向“个性化探索”的重要转折,鼓励新生主动把握资源与机遇,实现从“青少年”到“成年人”、从“学习者”到“建构者”的深刻转变。

在谈到“确立新目标”时,夏劲松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职业观,提出每位同学应具备“历史的后来人、未来的先行者、此刻的拥有者”三重身份自觉,做到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珍惜当下。她带领同学们重温“爱国三问”,结合党史与新中国发展历程,激励同学们将“小我”融入“大我”,把个人理想与党和国家事业紧密相连。针对职业目标设立,她建议同学们要深入了解专业培养方案、明确就业方向、制定分级目标,并警惕“嗑瓜子效应”,将即时反馈转为长期反馈,在克服困难中体验更深层次的成长快乐。

围绕“适应新环境”,夏劲松系统介绍了芜湖的城市特色与皖医发展现状,并对如何适应大学生活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在多元开放的空间中,要学会建立学习“根据地”、构建立体“社交圈”、成为知识“建构者”;在多元任务中,要掌握时间管理,善用“四象限法则”,警惕过度投入活动或消极度日两种极端;在多元角色中,要主动进行“身份实验”,实现人格的独立建构,并学会尊重、理解与积极沟通,共同营造和谐温馨的校园氛围。

在“实现新梦想”部分,夏劲松重点提出养成“六大习惯”——读书、守纪、节约、文明、诚信、运动,强调“思想—行为—习惯—性格—命运”的成长逻辑,希望同学们让文明成为习惯、让文化伴随成长,通过持续积累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升华,为未来铸就坚实根基。

课程最后,夏劲松寄语全体新生要秉承校训,发扬皖医精神,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成就更好的自己,谱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青春华章。

开学第一课”现场(一)

开学第一课”现场(二)

新生们纷纷表示,本次“开学第一课”既有思想高度,又贴近实际需求,为大家指明了大学生活的方向。自己将以此为起点,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脚踏实地、追求卓越,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本次授课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同步开展,全体新生同上“开学第一课”。作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本次课程充分体现了学校对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重视。学校将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育人体系,为培养更多高素质医学人才不懈奋斗。(何丽/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