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师生应急救护能力,构建平安校园,3月30日,我校联合芜湖市红十字会在图书馆三楼学术报告厅举办“守护生命 ‘救’在身边”急救技能培训活动暨2025年第一期救护员培训。全校300余名师生代表参与培训,通过理论学习和实操演练掌握急救技能,为校园安全增添保障。
专业导师授课,解锁应急救护要点。活动现场,安徽省省级救护培训师资、芜湖市红十字会资深讲师王存祥、汪冰倩分别以真实案例为切入点,采用“理论知识讲解+模拟实操”相结合的方式,向师生们普及了心脏骤停、气道异物梗阻、创伤救护等校园常见突发状况的急救知识、急救要点和处置方法,着重强调了掌握急救技术对于挽救生命的重要性,表示在专业医护人员到达前的“黄金四分钟”,目击者的正确施救可使生存率提升2-3倍。培训中,师生们系统学习了心肺复苏(CPR)的流程、AED使用方法、海姆立克急救法及止血包扎等相关急救知识和急救技巧。
应急救护培训现场
情景模拟实战,人人过关考核。活动现场设置模拟救护区,参训人员在导师指导下分组演练,积极参与模拟练习,用实践强化所学的急救知识,做到学用结合。实操现场,导师指导师生借助模拟人开展心肺复苏、AED设备操作及海姆立克操作方法和操作要点,通过实操进一步巩固急救技能。现场参与实操的学生在操作后感慨:“看似简单的按压动作,力度、按压深度和频率都有严格标准,自己真正体验后才明白急救的严谨性。”参训教师感慨地说:“掌握这些急救技能,不论在校内还是校外,遇到突发情况时我们就能成为第一响应人,这是对生命的庄严承诺。”此外,在芜湖市红十字会的指导下,学校在校医院设置考核环节,所有通过者将获得市红十字会颁发的救护员证书和CPR+AED证书。
情景模拟实战现场
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作为第二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我校已将急救培训纳入新生入学教育体系,计划通过定期开展急救培训活动,逐步提高师生的受训率。同时,学校将校内食堂员工、物业人员纳入培训对象,补齐校园急救安全防线短板。目前,学校在运动场、体育馆、宿舍楼、教学楼配备AED设备5台,年内计划新增AED设备3台,逐步实现校园急救设备3-5分钟内获取并到达救护现场,切实保障校园安全。未来,我校将持续开展急救知识普及、救护技能培训等应急教育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师生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自救互救能力,为提升学校健康促进能力、构建健康校园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谭凤彪/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