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思政课课堂教学提升行动,精准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切实增强思政育人实效,马克思主义学院于4月份组织召开多场学生思想动态专题调研会。调研会以分组座谈形式展开,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陶庭马、副院长张婧、各教研室教师代表、辅导员代表及学生代表参加调研会。
学生代表结合自身学习经历,积极反馈思政课学习体验与建议。与会学生普遍认为,思政课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案例教学等创新模式有效激发了学习兴趣。同时,部分学生就课程实践环节拓展、理论联系实际的深度、互动讨论形式优化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教师团队认真记录学生关切,并就如何协调理论教学与实践育人、增强课堂互动性等问题进行现场回应与探讨。
座谈会现场(一)
陶庭马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必须紧跟时代步伐、贴近学生需求。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学生提出的建议研究改进措施;二是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等方式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三是深化“大思政课”建设,整合校内外资源,打造更具吸引力的实践教学品牌。张婧表示,学院将进一步完善学生意见反馈机制,推动思政课教学从“单向输出”向“双向互动”转变,持续增强课程的亲和力与针对性,推动思政课建设再上新台阶。
座谈会现场(二)
座谈会现场(三)
此次调研会既是师生沟通的桥梁,也是思政课改革的“诊断会”;既搭建了师生面对面沟通的桥梁,又为优化思政课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提供了重要参考。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此为契机,聚焦学生成长需求,持续深化教学改革,全力推动思政课教学往深处扎根、向实处发力,推动思政课堂提质增效。(赵敏奇/文 杨军等/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