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部门新闻    正文

法医学院和药学院学子赴小岗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时间:2025-07-29 预审:杨子芃 二审:吴林羽 终审:汪峰 来源:药学院 阅读次数:

七月的皖东大地,绿意铺展成盎然画卷;小岗村的田野之上,青春热潮正蓬勃涌动。7 月 21 日至 25 日,法医学院 “岗上青苗队” 与药学院 “红印薪传队” 两支社会实践团队携手走进 “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 安徽凤阳小岗村,开启了为期五天的沉浸式研学实践。队员们循着先辈的足迹,聆听乡村振兴的故事,助力基层产业的发展,在这片孕育希望的土地上,用行动书写着属于青春的答卷。

踏改革热土,启研学之旅。实践活动首日,两支队伍在小岗村改革纪念馆前举行了简短的启动仪式,聆听老党员讲述改革开放以来村庄的蜕变史和“大包干”的故事,深化同学们对历史的理解。随后队员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纪念馆,一幅幅老照片、一件件旧农具、一个个生动场景,还原了1978年冬18位村民按下“红手印”、签订“大包干”契约的历史瞬间。

实践队与当年大包干带头人合照

访田间地头,探产业密码。清晨,实践团队早早来到小岗村现代农业示范园,在农户指导下体验蔬菜采摘,田间除草等农耕劳作。顶着烈日,同学们挽起裤脚踏入田地,切身感受“从生疏的动作到逐渐掌握技巧,切身感受“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在小岗村现代农业示范园,技术员的介绍让队员们眼前一亮。“从‘大包干’到‘现代农业’,小岗村的改革从未停止,这让我们看到了乡村振兴的活力源泉。”实践队队员在调研汇报中感慨道。

实践队在小岗示范田间除草劳动

走实地调研,寻振兴足迹。实践团队多次开展调研活动,从盼盼食品工厂,到葡萄种植基地,再到电商直播间,深刻领略小岗精神。作为中国改革第一村,小岗村面对土地改革后的未知探索,小岗村不仅守住了‘粮袋子’,还鼓起了‘钱袋子’,产业链延伸让土地里长出了‘金疙瘩’。

实践队在小岗直播间“上链接”

览红色场馆,忆改革初心。队员们还参观了大包干纪念馆和沈浩纪念馆,在讲解员细致的讲述下,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1978年那个冬天,深刻体会到小岗村18位农民冒着巨大风险,以“托孤”的方式按下红手印,签订大包干契约的果敢与担当。参观结束后,团队成员们纷纷表示,此次参观收获颇丰,小岗村大包干精神将激励着自己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勇于突破传统思维,敢于创新实践,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各自的事业中。

实践队参观大包干纪念馆和沈浩纪念馆

行小岗热土,践健康为民。领略了小岗村的精神风貌后,团队成员们继而走访了当地居民,并走进社区幼儿园开展实践活动。队员们带来药学院特色香囊,不仅细致讲解其用法与制作工艺,还结合趣味互动向孩子们科普用药安全知识,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警惕、守护健康。同时,团队还为当地居民送去实用的用药科普服务,着重提醒大家关注药品保质期,确保用药安全。

实践队在幼儿园开展志愿活动

五天的实践虽如白驹过隙,但小岗村激荡人心的改革故事、乡村蓬勃涌动的发展活力与村民质朴纯粹的热情善意,已深深镌刻在队员们的记忆深处。此次 “三下乡” 活动,不仅让学子们在躬身实践中深化了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更在与基层的深度联结中,厚植了扎根乡土、服务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同学们纷纷表示,将把实践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化作奋进的动力,以青春之名投身国家发展浪潮,让奋斗的花朵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绚丽绽放。(王子璇、张夏雨/文 余佳佳/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