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至8月底,医学影像学院“医语同声”志愿服务队分赴新疆、安徽、云南与河北等四省,成功开展“推广普通话,科普护健康,文化润万家”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立足医学专业背景,创新性地将健康知识普及与国家通用语言推广深度融合,探索基层公共服务优质化的新路径,为乡村振兴与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注入蓬勃青春力量。
文化润疆滇,科普促团结
在新疆与云南文山等多民族聚居地区,团队以文化互鉴为桥梁,深入体验了包括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在内的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访苗医传承人,系统学习苗医诊疗技艺与养生理念。队员们将普通话教学与地方健康需求紧密结合,设计推出“普通话+健康”双语讲座,既帮助民族群众提升国家通用语言应用能力,又传播了现代医学常识和疾病预防知识。活动现场,许多少数民族群众在志愿者带领下朗读常用健康短语,跟学常见病防护方法,现场气氛热烈,融洽有序。系列行动不仅促进了不同民族间的文化沟通和情感认同,更有力增强了基层群众的文化自信与健康素养,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文化内驱力。
新疆地区志愿者带领小朋友拼图
云南地区苗族服饰文化交流
健康伴成长,科普润童心
在安徽芜湖湖畔书院,团队聚焦儿童健康与语言发展,精心策划“医言为定,普润童心”主题系列活动。针对儿童认知与行为特点,团队原创开发“小小健康播报员”模拟实训、“护眼小课堂”情景剧、“正姿小卫士”趣味游戏等多项融合课程,将脊柱侧弯预防、科学用眼、口腔卫生、合理膳食等知识有机嵌入普通话发音训练和口语表达练习中。孩子们在游戏中掌握标准发音,在角色扮演中理解健康重要性,实现了“讲好普通话”和“养成好习惯”的双重效益。许多家长反馈,孩子回家后主动提醒家人注意普通话用语,还会示范正确坐姿和洗手方法,有效地提升了儿童语言表达能力与健康生活意识,成为“医普融合”模式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成功实践。
芜湖书院志愿者分发宣传册
芜湖书院科普课堂
推普进校园,健康驻心间
在河北遵化市第二中学,团队面向青少年群体开展“推普进校园,健康伴同行”专项活动。队员们提前调研在校学生的实际需求,围绕中学阶段常见的近视防控、脊柱健康、心理调适等内容,自主编写通俗教学课件和朗读材料,通过标准发音领读、健康知识竞答、情景对话练习等多种形式,将医学专业知识转化为学生易学、乐学的普通话内容。活动注重参与感和实用性,现场发放推普宣传折页和健康自助手册,帮助学生在一词一句、一问一答中提升语言规范水平与自我保健能力。校方表示,这类融合活动新颖且必要,既营造了人人讲普通话的文明氛围,也补上了中学生健康素养教育的关键一环。
河北地区文化课堂
河北地区同学们阅读宣传册
融合见实效,青年担当作为。从民族地区的文化共鸣到社区里的童心笑颜,从校园课堂的朗朗书声到健康咨询的细致解答,“医语同声”服务队不仅收获了基层群众的交口称赞,更形成了“语言沟通无壁垒、健康知识入人心”的良好成效。未来,队员们将带着实践中的收获与思考,持续优化服务内容、拓展服务范围,让普通话成为传递健康的“纽带”,让医学知识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养分”,以专业传递温暖,将青春的汗水洒在基层服务的第一线。(陆晟邈、李思颖、张昱昊/文 王鹤立 尚婉希/摄)
活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