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聚焦理论课堂育人主阵地,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马克思主义学院于9月26日在虚拟仿真中心举办“名师新秀•传帮带教”优秀教师公开示范课。本次活动由学院副院长张婧主持,安徽省“教坛新秀”孙丹丹副教授主讲,学院近三年新进教师及无授课任务的所有专职教师到场观摩学习。
本次示范课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中“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专题展开。孙丹丹以“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中国怎么办”三个时代之问为主线,巧妙设计教学环节。课程通过设置思考讨论,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在师生互动中共同探寻答案,层层深入地揭示出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应对“世界之问”的智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是解答“人类之问”的基础,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则是践行“中国之问”的行动。整个教学过程逻辑严密、抽丝剥茧,有效增强了思政课的教学针对性与实效性。
示范课后,校督导组成员黄英进行了专业点评,充分肯定这是一堂兼具高阶性与创新性的优秀示范课,凸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成功避免了“教师一言堂”,问题导向明确,启发性强,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范本。
活动最后,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了“弘扬教育家精神 致敬人民教师——讲述我的育人故事”以及“最美教师人物短片展播”,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先进典型等学习教育活动。
张婧对本次示范课活动予以肯定,并对全院教师提出殷切期望,鼓励大家进一步强化教学设计理念,增强集体备课的针对性、实效性,潜心钻研教学艺术,不断提升育人水平。
本次公开示范课活动环节紧凑、内容充实,为学院教师搭建了高质量的交流学习平台,有效营造了互学互鉴、共同成长的良好教学氛围。(吴银银/文、图)
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