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赓续红色血脉,11月7日下午,人文与管理学院以党员活动日为契机,组织全体党员和师生员工开展“微党课+红色观影”主题活动暨“人文思政学习讲坛”现场教育,通过理论学习与视觉浸润相结合的方式,推动抗美援朝精神在新时代落地生根。
学院党委书记王军以“结合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谈抗美援朝精神”为题作党课报告,围绕全会公报中“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高质量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统筹发展和安全”等核心要义,系统阐释了抗美援朝精神的时代价值。他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阶段,面临的风险挑战与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艰难险阻具有本质相通性,而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正是应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考验的精神密码。党课中,王军结合全会公报提出的“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战略能力”要求,回溯了志愿军“钢少气多”战胜“钢多气少”的奇迹,强调新时代党员要传承“三个不相信”的英雄气概,将革命忠诚精神转化为落实全会部署的实际行动,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等工作中践行初心使命。
人文思政讲坛结束后,全体师生集中观看抗美援朝史诗电影《志愿军浴血和平》。影片聚焦“边谈边打”的战略相持阶段,通过上甘岭战役的浴血坚守、板门店谈判的坚定立场等震撼场景,生动再现了志愿军将士用鲜血捍卫和平的壮烈历程。当看到志愿军战士以“冰雕”姿态坚守阵地、以生命践行“不开第一枪”的和平承诺等情节时,现场大家深受触动,纷纷表示影片深刻诠释了“和平是打出来的”真理,与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的“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要求高度契合,更让人体会到抗美援朝精神的深远意义。
此次活动将理论学习与红色教育有机融合,既通过人文思政讲坛搭建了贯彻全会精神与传承革命传统之间的桥梁,又以观影形式让抗美援朝精神可感可触。观影教职工们一致认为,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将牢记全会提出的“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求,把抗美援朝精神融入思政教育和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訾梦婷/文 章秋辞/图)

活动现场



皖公网安备 34020302000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