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部门新闻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行走的思政课”走进芜湖市规划展示馆

时间:2025-11-19 预审:邱琳琳 二审:陶庭马 终审:侯东晓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阅读次数:

为深化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11月1日至16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利用周末时间,组织学生分批次走进芜湖市规划展示馆,开展“江城蝶变:中国式现代化的芜湖实践”主题实践教学活动。本次活动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行走感知成就  躬行启赴新程”系列主题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实地探访和深度解析,引导学生从芜湖城市发展的具体实践中感受和领悟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与地域特色。

部分班级合影

首先,从“芜湖”地名的历史渊源,到长江百里生态湾的宏伟蓝图,再到朱家桥尾水生态公园的生态治理实践,同学们感受到芜湖在快速发展中追求绿色转型、保护长江生态的坚定决心,深刻领悟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本质要求。其次,通过对芜湖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以及各项专项规划的深入学习,同学们清晰地看到了城市在优化资源配置、统筹区域发展、保障民生福祉方面的系统谋划,理解了科学的规划如何为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坚实的空间保障和制度支撑。最后,从芜湖古城的保护性规划与修缮,到历史建筑的有效保护与活化利用,再到遍布城市的公园、书房等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大家体会到芜湖在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物质基础的同时,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传承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沉浸式感受了中国式现代化追求物质富足与精神富有的协调发展理念

现场授课

活动最后,同学们齐聚特设白板前,用画笔勾勒心中芜湖的未来模样,用文字写下对城市发展的期许。创意满满的画作、真挚热烈的语言,不仅表达了青年学子对芜湖未来发展的无限憧憬,也体现了他们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后的深入思考。

学生参与互动

本次实践教学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推动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一次成功尝试。实践课打破了课堂与社会的壁垒,让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在城市发展的鲜活实践中落地生根。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持续创新教学模式,让思政课更具吸引力、感染力,真正实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育人目标。(胡蕾蕾/文  吴垠/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