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践之名聚首,以交流之力赋能。为进一步深化“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功能,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针对性与实效性,11月份,由医学影像学院团委主办的三场大学生社会实践分享交流会在“一站式”学生社区成功召开。
为深刻了解中国红色文化,学院邀请校级“十佳社会实践团队”获得者“井冈星火”医心剧本创作团队分享暑期社会实践经验。该团队远赴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通过专题课堂、情景教学、实地体悟等多元形式,系统学习井冈山精神内核。分享中,团队成员详细介绍了团队自主开发的以南昌起义等真实历史为背景的红色剧本杀及创作过程,讲述了如何通过沉浸式场景让参与者代入角色,在互动中深化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同时分享了重走挑粮小道、学编红军草鞋、自制红军餐等实践经历,展现了如何以年轻人喜爱的创新形式传承红色基因,感悟革命先辈的坚定理想信念与艰苦奋斗精神。

活动现场(一)
“医心同行”社会实践团队以“从扎根到结果”为主题,分享了团队在志愿服务中的实践与思考。作为由多民族组成的团队,成员们详细介绍了在新疆和田市、昆玉市及安徽省内多地开展的“民族文化铸牢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调研。团队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走访尼雅博物馆、民俗巴扎及多所社区学校,摸清了多民族青少年共同体意识现状;创新开展“共学历史印记、共玩文化破冰、共做民族手账”的“三个一”结对活动,通过线上线下联动让两地学生深度互动。作为连续两年入选国家级社会实践重点专项团队,他们在分享中展示了活动形成的系列成果,以及获得国家级、省级多篇报道的传播成效,呈现了从思想认同到主动开创的实践历程,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鲜活实践范例。

活动现场(二)
“医语同声”社会实践团队围绕“用医学和文化打破民族地区普通话推广的壁垒”这一主题,分享了其“1+3+3”服务体系的实践成果。其中详细介绍了三大特色活动:在新疆、云南多民族地区开展“普通话+健康”双语讲座,将语言教学与苗医诊疗技艺、疾病预防知识传播相结合;在安徽芜湖书院打造“医言为定,普润童心”系列课程,通过趣味游戏融入普通话训练与健康常识;在河北中学开展“推普进校园”活动,针对性讲解近视防控、脊柱健康等知识。该团队聚焦多民族地区语言沟通痛点,结合医学专业优势,深入五省十六个地区开展数十次活动,连续两年入选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国字号团队,荣获优秀团队、优秀报告等多项荣誉,被多家主流媒体报道,是利用医学知识服务基层群众的优良典范。

活动现场(三)
交流不止步,实践向未来。此次交流会通过经验分享、案例研讨、互动答疑等形式,打通大学生社会实践供需壁垒,助力构建“学生主体、学校联动、多方协同”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新格局。下一步,各团队将积极吸收借鉴交流成果,把所学所悟转化为实际行动,不断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质量与水平,以青春之力书写大学生社会实践新篇章,让实践之花在学生社区绽放更绚丽的光彩。(王思清、刘梦晗/文 王晨喆/摄 )



皖公网安备 34020302000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