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调动教师开展科学研究的积极性,搭建学术交流平台。5月22日上午,科研处联合公共卫生学院举办第132期博士论坛。本次论坛由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朱玉博士主讲,部分教师、研究生及科研兴趣小组成员参加。
朱玉博士从膳食与脂肪性肝病间关系出发,提出异常的色氨酸代谢与脂肪性肝病存在关联,并利用社区人群进行验证;检测了血清中色氨酸3条代谢路径共19种代谢物,发现犬尿氨酸途径中犬尿氨酸与脂肪性肝病存在正关联,吲哚途径中吲哚-3-丙酸、吲哚-3-羧酸与脂肪性肝病存在负关联。吲哚代谢途径需要肠道菌群参与,利用16S rRNA扩增子基因测序对肠道菌群进行分类,并分析肠道菌群与吲哚代谢途径代谢物的关联,发现21个属增加吲哚-3-丙酸浓度。构建与脂肪性肝病关联的肠道菌群得分,该肠道菌群得分与吲哚-3-丙酸正关联,与脂肪性肝病存在负关联。提示可以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结构,促进吲哚-3-丙酸的产生,降低脂肪性肝病的发生风险。
讲座截图
朱玉,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营养代谢与慢性病间关联,近三年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4篇,主持博士启动基金1项。
(朱玉/文、图 金岳龙、何丽/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