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学术科研    正文

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检验与卫生毒理团队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时间:2025-02-13 预审:罗文杰 二审:李康才 终审:侯东晓 来源:公共卫生学院 阅读次数:

近日,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检验与卫生毒理团队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中科院1区,影响因子12.2)上发表题为“Development of a highly sensitive PbrR-based biosensor via directed evolu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lead detection”的研究论文,公共卫生学院博士后沈亮为论文第一作者,公共卫生学院教师鲍凌志、陈少鹏为共同通讯作者。

环境中的铅可通过食物摄入进入人体,监测食品中生物可利用的铅含量对确保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至关重要。传统的铅污染检测方法依赖于大型分析仪器,成本高、费时费力,且需要在专门的实验室由专业人员操作。铅细菌生物传感器操作简便,但灵敏度较低且特异性差。针对以上问题,团队运用定向进化技术,对铅诱导型生物传感器感知模块的核心元件-铅响应蛋白(PbrR)进行改造,通过高通量筛选,获得高性能的突变体。以此蛋白突变体构建的进化后生物传感器的荧光输出信号增强,灵敏度和相对特异性也显著提高,检测限提升至0.045 μg/L。加标水样的抗干扰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生物传感器的良好稳定性。此外,在检测真实茶水中的铅离子时,进化后生物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与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的结果非常接近。这项研究为检测环境与食品中的可利用铅含量提供了一种简便高效的方法。(沈亮/文、图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04389425004017

论文相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