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学校新闻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报道之五:以人为本 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阅读次数:31创建部门:人员机构发布时间:2012-09-24

   五年来,我校认真贯彻中发[2004]16号文件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局面,有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一、进一步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
  五年来,学校建立健全思政课建设工作机制,成立思政课建设领导小组,为思政课教育教学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校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经常深入到思政课课堂听课,了解思政课开展情况,切实推动思政课建设工作。
  认真实施思政课05新方案和研究生思政课新方案课程,全面开设各门思政课和有关人文社会科学选修课。积极开展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创新,结合医学教育特点,将思政课教学与医学人文教育紧密结合,形成了“求真”与“求善”相统一的医学院校思政课理论教学新模式。广泛采用问题研讨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思政课建设顺利通过省教育厅评估,并获得专家组的充分肯定。加大了实践教学力度,建立泾县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皖南事变烈士陵园、芜湖奇瑞汽车公司自主创新教学基地、芜湖县红杨镇新桥村和繁昌县孙村镇梅冲村新农村建设教学基地等多个实践教学基地,积极组织学生代表赴中共一大会址、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华西村、小岗村等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提高了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注重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现有思政课专兼职教师39人,其中博士学位3人,硕士学位28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比例占79.4%。加强思政课学科建设,目前有校级重点学科1个、校级精品课程1门。推进思政课教学研究,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取得历史性突破;同时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主持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3项,省高校思政研究会项目2项,校级教研项目10项,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3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各类论文近百篇。
  二、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
    建立学校、系部、班级三级联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体系。学校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各系部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组织专兼职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学生骨干、关工委老同志共同参与系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每个班级设立1名学生心理健康委员,负责组织班级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和活动开展。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依托心理学教研室,开设了一系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修课和选修课,配备专职教师10人。同时利用多种载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建有200平方米的心理咨询中心,下设心理测评室、心理咨询室、心理预约室、团体辅导室。建立“5.25 心理健康月”长效载体,组织开展“相约周末—我成长我快乐”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做到每月有广场咨询、每周有心理沙龙、每日有心理咨询,形成富有我校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促进了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三、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按照“政治坚定、作风过硬、业务精湛、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要求,重视并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目前有专职辅导员74人,与学生数的比例为1:224,队伍规模进一步壮大。完善辅导员管理体制机制,严格辅导员选聘、培养、考核等环节,使辅导员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待遇有保障。加大辅导员培训力度,设立专门培训经费,坚持岗前培训、日常培训、专题培训和骨干培训相结合,不断提高辅导员思想素质和职业能力,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五年来,有36人次获得省级、校级优秀辅导员称号,1人荣膺全省辅导员年度人物称号;1人在全国首届高校辅导员技能大赛中获得三等奖。
  注重发挥关工委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独特作用,2011年10月成立二级关工委,与学生管理部门和系部一起,增强了工作的合力。我校关工委2010年被评为全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11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四、关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康成长
  关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力帮助他们成长成才。加大经费投入,五年来共发放奖、贷、助、勤、补等补助7000余万元。坚持新生入学时开设“绿色通道”,提供“一站式服务”,共为2000余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敞开求学之门。建立健全学校、系部、年级的三级资助机构,各类奖助学金评比既严格规范操作,又切实体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爱。实行资助资金“一卡通”,确保及时足额发放。广泛开展“送温暖”活动,让同学们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做好医疗保险全覆盖,确保大学生生病有保障、重病有扶助。开展“感恩· 责任”主题征文、“自立自强、励志成才、报效祖国”演讲比赛等丰富多彩主题教育活动,实现物质助人和精神育人的双重功效。在2009年、2010年、2011年,我校连续三年获省民生工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考核优秀单位称号。
  五、千方百计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我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一把手”工程,将就业工作列入学校重要工作日程,成立校、系两级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保证就业工作经费投入,改善就业工作硬件条件,坚持开展就业工作评比表彰,为就业工作有效开展提供了有力保证。实行就业与专业设置、招生、培养方案等挂钩,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修订了13个本科专业和复合型麻醉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培养方案,改革毕业考试方法,将原来单纯笔试改为模拟执业医(药)师资格考试,毕业生培养质量稳中有升,就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促进学生充分就业。本着“学生为本、市场为先,服务至上”的工作理念,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方式,每年举办几十场大型供需洽谈会和专场招聘会,积极为毕业生搭建就业平台。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课、就业与创业讲坛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突出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做好就业帮扶和援助工作,建立困难生信息数据库,举办专场招聘会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残疾学生等尽快实现就业,年终双困生就业率达到100%。加强就业跟踪服务,开展毕业生质量跟踪和社会声誉调研。组织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文明离校活动,文明离校工作有序开展。就业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获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论文一、二、三等奖30人次。五年来,我校年终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5%以上,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在2008年、2011年,我校被评为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育人工作是学校的根本任务,今后,我校将继续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育人为本、以德为先的理念,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努力培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以新的成绩推动学校科学发展、促进校园和谐。